院内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内新闻

《人民周刊》官方报道我院在新材料成果转化方面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4-01-08点击量:113

转载自《人民周刊》官方网站

开拓创新,铺设新材料的突破路

——记南京大学海安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唐少春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新材料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作为新材料领域探路人,唐少春在高性能防腐保温特种涂层、金属@碳纳米复合功能材料、柔性智能响应薄膜材料的研发,高效节能规模化制备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方面探索出新模式。


为行业需求潜心探索

在陆上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内蒙古、云贵、甘肃、新疆等高海拔地区,风电叶片由于低温潮湿环境下易结冰,冬季几乎1-2个月都需要停机维护,严重抑制了风电行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少春团队自主研发出一种新型柔性智能响应电热膜,超薄(厚度仅为30~200μm)、超轻(密度是铜的1/12)、阻燃耐高温,平面热分布均匀(温差+/-2℃),不仅能够智能自控温,还能承受大幅形变,服役寿命比普通电热膜提升了10倍。结合原位复合改性材料制备技术,团队还自主研发了超声雾化进料、持续自动收集工艺和专用装备,实现了高质量大面积智能响应薄膜的产业化。

基于规模化制备的柔性智能膜材料,团队进一步实现了风力机叶片复材一体化防除冰系统的封装,并完成了模拟低温潮湿服役环境下的冰风洞测试。结果表明,防除冰系统能够动态探测、自动预警启动,风电叶片表面不同区位的冰层都被快速融化脱落,而风力机的运行及发电效能并未受到影响。

2021年,团队在海拔3000m的云南野牛风场开展了原型试验。结果表明,大型风力机叶片除冰系统可实现连续加热、间断加热、分区加热,防除冰性能指标均满足服役要求。目前,团队正在开展大型风力机叶片除冰行业标准的建立,同时正在加快推进已安装风机旧叶片的改造维护和防除冰系统在新叶片功能升级中的应用。

为行业发展攻坚克难

唐少春团队从涂层配方、防腐机理的研究,相关技术成果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包裹银纳米球的防腐性能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SnO2均匀强结合碳纤维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等18件,获“一种超声波强化连续浸出装置”等实用新型专利5件,制定了海洋防腐国家标准GB/T 50393—2017《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标准》,成果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此外,由他研制的新型长效防腐保温涂层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众多特大型企业和国家重大工程,解决了深海油气管道、油气储运装备恶劣服役环境下腐蚀和保温两大痛点问题,满足了国家近年来沿海石油战略储备需求。

学海无涯,科研也是永无止境的。“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技术进步。”唐少春坦言,正是这样的目标才让自己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了应用的“前线”。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首届江苏省专利奖获奖名单。唐少春作为第一发明人的1项国家发明专利“碳包裹多面体银纳米粒子及其可控自组装的制备方法”荣获首届江苏专利优秀奖。他的这项专利突破了小尺寸金属裸露晶面、形貌、边长、包覆厚度精确调控及同步自组装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对纳米金属复合材料突破性的改进;当作为催化剂、改性增强剂等应用时,解决了高活性纳米金属多面体长时间稳定分散的问题,促进电池隔膜改性、防腐涂层、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等领域的技术升级,应用领域极其广泛。

为培养人才产教融合

唐少春一方面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将国际最前沿研究动态融入教学大纲内容,再结合自己的科研探索作为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与方式。此外,他带领学生参与校外产业实践,开拓视野的同时提升动手能力。

由于在教学工作中表现优异,唐少春先后荣获南京大学“创新育人奖”“魅力导师奖”“通识教育优秀教学奖”,被评为南京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在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奖3项,2017—2018年两年培养了3名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供稿)


咨询热线:13584717121
地址:江苏省海安县镇南路428号,高科技创业园  电话:13584717121  邮箱:njuhaian@nju.edu.cn
版权所有: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3047116号-2 技术支持:飞宇科技 
网站地图(百度 / 谷歌